2024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肯尼亚选手打破赛会纪录
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于11月17日清晨7时在外滩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.8万名选手齐聚黄浦江畔,共同参与这场年度体育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肯尼亚选手埃利乌德·基普乔格以2小时05分42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赛会纪录,女子组冠军则由埃塞俄比亚选手蒂吉斯特·阿塞法摘得,成绩为2小时20分15秒。
赛事规模创新高,全民参与热情高涨
本届上海马拉松赛延续了“健康、活力、包容”的主题,赛事规模较去年扩大10%,吸引了更多业余跑者参与,除全程马拉松外,赛事还设置了半程马拉松、10公里健康跑和5公里欢乐跑三个组别,满足不同水平跑者的需求,上海市体育局局长表示:“上海马拉松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,我们希望通过赛事推动全民健身,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。
赛道设计上,组委会保留了经典的“一城一江”路线,起点设在外滩金牛广场,途经南京路步行街、静安寺、徐汇滨江等地标,终点为上海体育场,沿途观众热情高涨,为选手们加油助威,展现了上海市民的体育热情。
精英选手表现亮眼,基普乔格再创佳绩
男子组比赛中,卫冕冠军基普乔格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,与另外两名肯尼亚选手组成第一集团,30公里后,基普乔格突然加速甩开对手,最终以2小时05分42秒冲线,将赛会纪录提升了1分23秒,赛后采访中,他难掩兴奋:“上海的氛围太棒了,观众的热情给了我很大动力,这条赛道很美,但挑战性也很强,能破纪录让我非常满意。”
女子组方面,阿塞法在最后5公里实现反超,以2秒优势险胜肯尼亚选手切鲁伊约特意昂体育,中国选手张新艳以2小时28分07秒获得第八名,成为亚洲选手中的最佳成绩。
科技赋能赛事,保障体系全面升级
本届赛事在科技应用上迈出新步伐,组委会首次引入AI智能补给系统,通过选手佩戴的芯片实时监测体能数据,在补给站提供个性化饮品和能量胶,赛道沿线部署了50台医疗无人机,可在30秒内抵达突发状况点位,为选手提供急救支持。
意昂体育官网.意昂体育下载,肯尼亚选手打破赛会纪录">
医疗保障方面,赛事共设置25个医疗点、200名医护人员和800名医疗志愿者,配备50台AED除颤仪,据统计意昂体育app,全程无严重伤情报告,仅有23名选手因轻微脱水或肌肉拉伤接受治疗。
环保理念贯穿始终,绿色赛事获好评
为响应“双碳”目标,组委会推出多项环保举措:所有参赛服装采用可降解材料,补给站使用可回收纸杯,完赛奖牌由再生金属制成,赛事还与环保组织合作,通过“跑一公里,种一棵树”活动,将选手的总里程数折算为植树数量,预计将在内蒙古荒漠化地区种植10万棵树苗。
业余跑者故事:平凡人的非凡坚持
除了精英选手的精彩表现,业余跑者的故事同样感人,65岁的上海退休教师王建国以5小时30分完成全程马拉松,这是他第10次参加上马,他表示:“跑步让我找回年轻时的活力,只要身体允许,我会一直跑下去。”来自日本的视障选手山田健太郎在引导员协助下完成半程马拉松,他说:“体育无国界,更无障碍,感谢上海给我这个机会。”
赛事经济效应显著,带动消费超5亿元
上海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,更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的重要引擎,据统计,赛事期间酒店入住率达95%,外滩、徐家汇等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40%,餐饮、交通、旅游等相关行业收入超5亿元,上海市文旅局表示,未来将进一步整合体育与文旅资源,打造更多国际级赛事IP。
展望未来:上海马拉松的全球化蓝图
随着赛事影响力不断提升,上海马拉松正朝着“世界十大马拉松”的目标迈进,组委会透露,2025年赛事将申请国际田联白金标认证,并计划增设轮椅马拉松组别,进一步体现包容性,国际田联官员评价道:“上海马拉松的组织水平和城市氛围令人印象深刻,它已成为亚洲马拉松的标杆。”
2024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在夕阳中落下帷幕,但体育精神永不褪色,这场赛事不仅展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,更传递了健康、坚持与团结的价值观,正如一位跑者所说:“马拉松是孤独的征程,也是温暖的相聚,每一步都是对自己的超越,每一声加油都是城市的脉搏。”
(完)